ExposurePlot是一款鏡頭分析工具,可以幫助用戶進行照片的分析,查看照片的拍攝設備,知道相機的型號和焦距鏡頭長度,ISO值等數據,通過這些數據來確定自己的拍攝效果。
軟件介紹
ExposurePlot是一款鏡頭分析工具,可以將圖片通過ExposurePlot進行分析,可以知道焦距鏡頭長度,ISO值,光圈和快門速度數據,通過這些數據可以查看自己相機及鏡頭質量。
軟件功能
對鏡頭分析,知道拍攝的效果是不是最好的
在更換鏡頭的時候檢測質量,分析當前的相機配置
通過加載你拍攝的圖形分析數據
在購買新相機的時候就選擇ExposurePlot分析
附加到文件瀏覽器,輕松加載多個相機文件
對焦距的分析以及對鏡頭的長度都有相關的像是欄目
對拍攝的快門速度也是可以測試的
分析ISO和/或更快的鏡頭
檢查是否以最佳方式使用鏡頭。
軟件特色
分析的內容多,通過文件打開的方式加載相機內容
選擇拍攝的結果到軟件分析,知道ISO拍攝的速度
低于分析在拍攝遠處場景的時候有很好的幫助
插入新圖形也是比較容易的
建立每次打開測試方案自動顯示文件
有四十種相機文件可以加載,pbm 等cel
在分析界面點擊窗口顯示光圈和快門速度的圖形
查看完整的EXIF信息和制造商特定信息
安裝方法
1、雙擊安裝文件,進入歡迎界面,點擊next
2、選擇ExposurePlot安裝位置,默認的是“C:\Program Files (x86)\ExposurePlot”,可以點browse修改
3、選擇開始菜單文件夾
4、勾選創建桌面圖標
5、確認ExposurePlot安裝信息,點擊install開始安裝
6、稍等片刻,安裝完成即可
使用說明
組合為X-E1+XF18-55mm與X-M1+XF35mm。兩個相機合并測試,結果是最主要的焦段仍舊是集中在廣角端的18mm(等效全幅27mm)!看來未來再入一個廣角鏡頭是很必須的啊!
隨機抽取了10月3日的照片作為測試數據,將兩個相機分開測算。
在X-E1+XF18-55mm這個組合所拍攝的當日615張照片中:
焦距:18mm端(等效全幅27mm)使用頻率達到65.3%,雄踞使用焦段第一;30-40mm端(等效全幅20-24mm)使用頻率為10.24%,居第二;80mm端(等效全幅55mm)用到6.99%,居第三。
ISO:400用得最多,說明相機自動ISO起跳即為400。其次是1600,這也是我設置的ISO上限。說明暗光照片需求量還是挺大的。
光圈:讓我很驚訝的是f5.6竟然占了大頭,達27.32%;其次才是最大光圈f2.8,達20.49%,兩者差了6個百分點。說明相機自動拍攝時往往使用較小的光圈來拍攝。估計是這天天氣太好,很多照片用了光圈自動Av檔拍攝的緣故。
快門:這個數據參考意義不大,忽略。
在X-M1+XF35mm這個組合所拍攝的當日99張照片中:
焦距:因為是定焦鏡,故35mm端(等效全幅50mm)使用頻率100%。
ISO:400使用率為100%,進一步證明了X系列相機自動ISO起跳即為400。
光圈:不出所料f1.4的最大光圈用的最多,占49.49%;其次是f1.6,再次是f1.8。買大光圈定焦鏡的意義就在此了。
快門:這個數據參考意義不大,忽略。
從分析數據中得出結論:
廣角使用頻率超高,故下一個鏡頭必須要滿足廣角這一需求。因此瞄準XF10-24mm/f4或XF14mm/f2.8了。等明年XF10-24出來后,畸變測試看過,再來決定選哪一個。
長焦端需求不強,僅占總體的9%左右,因此18-55mm這個頭完全可以滿足日常拍攝了。
在30-50mm(等效全幅20-35mm)焦段有一定需求,但不太強烈。因現有35mm鏡頭一個,估計暫時不需要另行購置其他定焦鏡了。
套頭使用過程中,f5.6占了很大比重,一方面是因為偷懶使用了自動光圈,但也證明了f5.6足夠用了;另一方面說明套頭的大光圈使用頻率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高,難怪富士又出了一個XC16-50mm/f3.5-5.6廉價輕便塑料屁股頭,因為大部分人是不會注意這點區別的呀!
標簽: 攝影輔助
-
4 七色魔靈拾色筆
裝機必備軟件
網友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