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蘭州理工大學第二課堂也就是蘭州理工二課平臺手機APP,有著豐富的功能,涵蓋了學習、生活、工作等多個維度,集教務系統(tǒng)、OA辦公、學工服務等功能于一體,實現(xiàn)了從健康打卡到考試成績查詢,從學生評教到校園卡、網費便捷充值,乃至獎助學金信息一鍵獲取的全方位的服務。
軟件特色
1.目標要求
以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,落實《中長期青年發(fā)展規(guī)劃(2016-2025年)》、《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》等要求,蘭州理工大學第二課堂進一步提升高校共青團“第二課堂成績單”制度(以下簡稱“第二課堂成績單”)在學校立德樹人任務中的貢獻度。
到2021年底,全國60%以上的高校實施“第課堂成績單”制度,用3年左右時間,推動覆蓋全國80%以上高校。
2.工作原則
聚焦立德樹人
突出共青團為黨育人的根本任務和實踐育人的基本方式,兼顧拓展技能素質,蘭州理工大學第二課堂重點促進學生團員提升政治素養(yǎng)和思想境界,引導廣大團員增強“四個意識”堅定“四個自信”、做到“兩個維護”,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(fā)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。
H胸必唑
提升發(fā)展質量
持續(xù)提高第二課堂課程質量,構建系統(tǒng)完備、科學規(guī)范、運行有效的工作體系和制度體系,推動“第課堂成績單”制度有機融人高校人才培養(yǎng)體系、“三全育人”綜合改革和“大思政”工作格局。
3.
強化評價導向提升“第二課堂成績單”價值應用功能,蘭州理工大學第二課堂將理想信念、政治素養(yǎng)、道德品質、能力素質等育人成效顯性化,為青年人才政治舉薦、表彰激勵、求職升學和高校人才培養(yǎng)質量評價、學科評估等提供重要依據。
課程項目體系
3.1科學定位課程體系
強化“第二課堂成績單”思想政治引領功能,注重課程項目的思想性、實踐性、時代性。
0鼓勵借鑒第一課堂課程教學大綱模式,蘭州理工大學第二課堂制定第課堂課程指導大綱,明確教育目標、教學內容、教學形式、教學要求、考核方式等要素,提升第二課堂課程項目的科學化、規(guī)范化水平。
3.2 系統(tǒng)建設課程
0 依托青年大學習、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(yǎng)工程、“三會兩制一課”、主題團日、團校教育等組織育人載體,結合社會實踐、志愿服務、社區(qū)報到、社團活動等實踐育人載體,構建通蓋思想成長、實踐實習、志愿公益、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業(yè)、文體活動、工作履歷、技能特長等類型的第二課堂課程項目。
0 探索構建以專業(yè)為基本單元的第二課堂課程項目體系,蘭州理工大學第二課堂實現(xiàn)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互動互融、互補互促。
3.3 嚴格課程審查制度
●嚴把課程質量關,建立審查主體多元、審查流程嚴格的課程審查制度,加強準人評估和過程管理,提升程項目對人才培養(yǎng)需求的匹配度、支撐度,引導第二課堂供給主體嚴謹、有效供給課程項目。
3.4 健全動態(tài)管理機制
基于育人目標達成度、學生滿意度等關鍵指標構建課程項目質量監(jiān)測和評估指標體系。
綜合運用座談調研、問卷調查、網絡監(jiān)測、抽查構查等手段,制度化、專業(yè)化開展質量監(jiān)測和評估工作。
建立課程項目體系動態(tài)調整機制,定期整改、停辦或淘汰不達標的課程項目,保障第二課堂課程項目體系實施質量。
4. 記錄評價體系
4.1 實施學分制管理
● 推動“第二課堂成績單”納入學校人才培養(yǎng)方案。
●科學設置第二課堂學年學分數量和必修選修課程類型。思想成長、實踐實習、志愿公益、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業(yè)等類型課程項目應設置為必修課程,文藝體育、工作履歷、技能特長等類型課程項目可設置為選修課程。
●尚不具備學分制實施條件的,可實行積分制或學時制。
4.2 制定學分標準體系
學分標準應包含學習數量和質量要求,數量要求體現(xiàn)為次數、時長等,質量要求體現(xiàn)為課程項目級別(如國家級、省部級、學校級、院系級等)、參與方式(如活動組織者、參加者,團隊負責人、成員,成果第一作者、其他作者等)、取得成果、榮譽獎勵等。
針對不同類型課程項目設置不同學分標準,綜合運用過程評價、結果評價、綜合評價等方式,構建開放性、多元化、發(fā)展性的評價體系。
4.3 健全學分評價制度
堅持“誰主辦、誰評價”原則,由課程項目主辦方依據學分標準授予相應學分。
建立由個人或課程項目主辦方申報、班級團支部審核公示、學校(院系)團組織認證的學分認定流程。
完善學分統(tǒng)計和反饋機制,班級團支部定期核算通報學分完成情況,對未修滿規(guī)定學分的學生及時采取學業(yè)預警、指導幫扶等措施。
4.4 形成全面客觀記錄
在客觀準確記錄的基礎上,為學生形成一張“第二果堂成績單”,全面準確反映學生在校期間第二課堂學習情況,實現(xiàn)育人效果可評價、可測量、可呈現(xiàn)。
“第二課堂成績單”記錄表現(xiàn)形式可多樣,但基本要素應統(tǒng)一,包含學生基本信息和參與課程名稱、級別、類型、課程評價、取得成果等內容。
5.價值應用體系
5.1引導全面發(fā)展
推動“第二課堂成績單”納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、評獎評優(yōu)、升本推研等評價推薦工作的考察內容或評價指標。
具備條件的可把第二課堂學分作為評價推薦的基本資格。
5.2 強化政治錄用
●“第二課堂成績單”應作為發(fā)展團員、推優(yōu)人黨、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(yǎng)等工作的重要參考或測評指標,為政治錄用和人才舉薦提供科學依據和實踐支撐。
5.3 支撐人才培養(yǎng)
●推動“第二課堂成績單”有效支撐“雙一流”或“雙高”建設、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或高職院校教學工作診斷等,發(fā)揮其支持和監(jiān)測人才培養(yǎng)質量的作用。
5.4 服務求職就業(yè)
推動將“第二課堂成績單”納人學生檔案,作為學生綜合素養(yǎng)和能力素質的有效證明。
O加大宣傳推廣力度,提高社會知曉度和認可度,推動“第二課堂成績單”成為社會單位選人用人具有規(guī)范性、公信力的重要參考。
6.數據信息體系
6.1 健全數據管理功能
● 以“數據安全、功能完備、運行穩(wěn)定、保障持續(xù)”為根本,鼓勵學校自主開發(fā)“第二課堂成績單”數據管理系統(tǒng),與學校教學管理系統(tǒng)、綜合管理系統(tǒng)聯(lián)通交互,實現(xiàn)課程審核、發(fā)布、查詢、報名、考核、評價、管理等功能,支撐“第二課堂成績單”制度有序高效運行。
6.2 保障數據信息安全
O 按照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》和國家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相關要求建設管理“第二課堂成績單”數據管理系統(tǒng)。
將系統(tǒng)納人學校信息化建設與管理部門的安全曾理范疇,保障數據安全,嚴禁商業(yè)開發(fā)。
6.3 強化數據分析使用
●加強數據信息采集、分析和使用,定期評估第二課堂課程項目供需動態(tài)、實施質量、育人成效,為動態(tài)調整課程項目、提升實施質量提供數據支撐,為學校了解學生成長狀況、優(yōu)化人才培養(yǎng)方案提供決策支持。
7.組織實施機制
7.1 加強組織領導
0 鼓勵以學校(黨委)名義發(fā)布專門實施方案,系統(tǒng)規(guī)劃實施“第二課堂成績單”制度。
構建黨委統(tǒng)一領導、黨政齊抓共管、教育教學、科學研究、學生工作、就業(yè)指導、后勤服務等部門共同參與實施的領導保障機制。
7.2 優(yōu)化運行機制
● 建立以團千部為主導力量,輔導員、教師、學生骨干協(xié)同參與的工作隊伍。
● 明確工作職責和評價標準,推動將指導第二課堂課程項目計人教師工作量。
●加強專題培訓和履職考核,推動將考核結果納人職務晉升、職稱評聘、榮譽評價等指標體系。
7.3 強化督導考核
0 推動將高校實施“第二課堂成績單”制度情況納人教育評價和督導內容,
推動高校健全考核評價制度,將落實“第二課堂成績單”情況納入年度考核評價指標。
特別說明
軟件信息
- 廠商:蘭州理工大學第二課堂
- 包名:com.pu.lut
- MD5:B0D970DC7D0D8074EB4A8949645F13C1